各部门、各单位:
现将《千山风景名胜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鞍山市千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5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千山风景名胜区深入开展爱国
卫生运动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优势,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根据《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鞍山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行动方案的通知》有关要求,结合千山风景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丰富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总结推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有效经验做法,突出问题和结果导向,强化大数据应用和法治化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和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为鞍山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的健康基础。
(二)工作目标。以巩固和发展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为基础,全面推进环境治理全域化、生活方式品质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爱国卫生运动多元化、社会健康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健康鞍山建设。到2025年,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爱国卫生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健康自我管理、卫生大家监督的群防群控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健康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健康细胞建设广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二、重点任务
紧紧围绕《“健康鞍山2030”行动计划》贯彻落实,积极推进7个行动:
(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以营造健康环境为目标,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全面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1.大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鞍政办〔2021〕20号),完善城市管理机制,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做好城市净化工作,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加大河道两侧等薄弱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强化公厕、垃圾转运设施、建筑工地等重点设施、重点场所监管,加快推进垃圾分类,积极整治沿街建筑、附属物、装饰、围挡等设施,提升市容市貌管理水平。(规划建设服务中心牵头负责,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规范实施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消毒消杀。提高病媒生物监测能力和媒介传染病预警能力,做好区域性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做好商超、农贸市场等人员聚集场所的楼道、卫生间等薄弱区域的定期清洁和消毒,逐步规范人员聚集区域和容易接触部件的日常通风、清洁和消毒工作。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职业防护,建立健全运输工具和仓储区域消毒、信息登记管理等制度,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综合办公室牵头负责,经济发展局、招商文旅局、规划建设局、景区资源管理局、规划建设服务中心、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二一九公园服务中心、玉佛山城市森林公园服务中心、千山旅游集团、市场监管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按照基础设施运行常态化、配套管理长效化要求,探索建立以管委会为管理主体,各相关部门和企业为落实主体,居民和游客为受益主体,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长效管护制度。建立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工作机制。加强空间布局管控,围绕土壤、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实施分阶段、分类别治理,开展污染源头治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达到省考核要求。(规划建设局、规划建设服务中心、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积极开展环境治理效果评价。逐步建立环境与健康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构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健全污染防治大数据管理平台。持续配合市相关部门开展空气、水、土壤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调查。制定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效果考核评价办法,定期开展效果评价。(综合办公室、景区资源管理局、规划建设服务中心、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公共卫生设施完善行动。
5.加大垃圾污水治理力度。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持续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到2025年,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焚烧处理,城区生活垃圾“零填埋”,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加强建筑垃圾治理。推进排水管网更新改造建设。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持续推进城镇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 (规划建设局、规划建设服务中心、经济发展局、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全面推进厕所革命。推进旅游厕所提档升级,提升管理维护水平。(招商文旅局、二一九公园服务中心、玉佛山城市森林公园服务中心、千山旅游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卫生城镇创建行动。
7.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以建设美丽宜居人居环境为目标,按照整治与规范、巩固与提升相结合的思路,创新卫生城市管理模式,完善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全面落实卫生城市常态化检查,加快补足基础设施短板,突破城市管理难点顽疾。加大卫生城市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管委会各部门(单位)、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建设和维护城市环境,促进全市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卫生城市管理新局面,不断提升我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水平,确保通过2023-2025年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考核,捍卫国家卫生城市荣誉。(千山风景区各相关单位参与)
(四)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倡导行动。
8.培养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大力贯彻落实《鞍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广泛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卫生意识,培养自主自律生活方式。巩固不随地吐痰、正确规范洗手、室内经常通风、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重咳嗽礼仪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良好习惯。将培养文明卫生习惯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及早戒烟,少饮酒不酗酒,重视心理健康,及时调节负面情绪,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党群办公室牵头,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9.践行绿色环保生活理念。动员群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主动参与社区和居家环境的美化绿化净化,倡导绿色可持续生产生活方式。倡导使用环保用品,推动塑料产品替代和限制使用,加快推进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限制禁止工作,解决过度包装问题。(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局、招商文旅局、规划建设服务中心、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分局、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健康素养提升行动。
10.普及健康科普知识。以公共卫生安全、重大疾病防控及不同季节重点流行疾病防控等卫生健康知识为重点,建设健康科普知识资源库,遴选、推介健康科普读物和科普材料。健全完善全媒体协同、线上线下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健康科普工作机制。有组织有计划开展日常健康指标检测、群众逃生、急救、科学就医、合理用药等科普知识和健康管理技能宣传培训。 (综合办公室、党群办公室、招商文旅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1.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坚持以“健康中国、运动鞍山”为主线,持续开展辽宁“十大品牌”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加大“互联网+体育”应用,宣传普及居家健身方法。(招商文旅局负责)
12.强化心理健康干预。加强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引导群众科学认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重视睡眠健康,正确认识抑郁、焦虑等常见情绪问题,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引导形成和谐向上的家庭和社会氛围。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深化重点干预措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率先开展职工心理健康评价工作,定期组织干部职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增加心理健康评价内容。 (综合办公室、党群办公室按职责分工负责)
13.营造无烟环境。利用世界无烟日、世界心脏日等主题日广泛开展控烟宣传。大力推进无烟机关、无烟景区等建设,倡导无烟婚礼、无烟家庭。加大控烟法规宣传,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完善公共场所控烟法制化体系。 (综合办公室、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二一九公园服务中心、玉佛山城市森林公园服务中心、千山旅游集团、市场监管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4.培育饮食新风尚。广泛开展文明用餐活动,推广“分餐进食”“公勺公筷”“光盘行动”等文明礼仪。 (综合办公室、党群办公室、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健康城市建设行动。
15.大力开展健康细胞建设。按照健康单位(企业、学校)、健康家庭等建设标准,广泛开展健康细胞建设。鼓励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点等,以整洁宜居的环境、便民优质的服务、和谐文明的文化为主要内容,培育一批健康细胞建设特色样板,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筑牢健康鞍山建设基础。(综合办公室牵头,各相关单位参与)
(七) 爱国卫生工作机制建设行动。
千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成立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副局级以上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列入管委会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绩效考核指标,常抓不懈推动工作落实。对爱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对工作滑坡的予以批评并督促整改;对工作推动不力的予以约谈。综合办公室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及时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扎实部署推进本领域相关工作。
(二)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展示爱国卫生运动的悠久历史和伟大成就,以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方面的独特优势,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热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畅通与人民群众沟通渠道,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加强政策支持。各单位、各部门要创造条件,鼓励干部、职工增强社区参与精神和互助意识。通过单位卫生大扫除、进社区(村)义务劳动等形式参与并推广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利用党日活动、社会实践课等活动,建立与社区(村)爱国卫生运动联动机制最大限度激发群众参与活力。